纺织专业 化纤专业 纺机纺器专业 能源环保专业
丝绸专业 服装专业 家用纺织专业 产业用纺织品专业
电子信息专业 针织专业 标准检测专业 首届在线学术论坛
首页
组织机构
学术交流
科学普及
咨询服务
会员之家
邮件系统
信息专栏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页面导航
 
纺织专业 化纤专业
纺机纺器专业 能源环保专业
丝绸专业 服装专业
家用纺织专业 产业用纺织品专业
电子信息专业 针织
标准检测专业
  友情链接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上海市社团管理局
中国民间组织网
中国民间组织资讯网
东华大学情报研究所
东华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中原工学院
   
   
   
 
 
 
服装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论文交流会日前举行
   2009年1月19日下午,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服装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论文交流会在市学会中会议室如期举行。来自本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会员及各兄弟专业委员会的代表近50人出席了此次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总结本专业委员会2008年工作;传达市学会理事会精神并部署2009年工作;进行专业论文交流。

冯宪高工主持了此次会议,并代表本专业委员会对2008年工作作了总结。他从“加强自身组织建设、结合行业需要开展有关专业活动、认真参加学会组织的有关活动、按时完成市学会布置的工作”等四个方面,全面回顾了本专业委员会一年来配合纺织行业“科技与时尚”的战略主题发展要求、服装专业技术推广应用需求以及市学会工作部署开展相关工作的情况,向与会者重点介绍了组织发展、学术交流、科普活动等板块落实的专项具体工作情况,并汇报了本专业委员会定期召开委员工作会议和落实星级专业委员会复评审的情况,令与会者对本专业委员会2008年一年来工作状况及所取得的成果有了比较清晰地了解。

谢琴主任在会上讲话。她首先感谢参加此次年会的相关同志对本专业委员会工作开展的支持,并肯定委员及秘书一年来的积极工作。她认为本专业委员会在2008年度中取得突出的成绩,是与会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分不开的,同时希望这种劲头和好的工作方法在2009年中继续巩固和发扬。结合传达市学会近期理事会会议精神,谢主任对新一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要进一步强化服装工程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紧贴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把科技创新、组织发展、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等项工作与扩大本专业委员会的影响结合起来,与市学会庆祝学会成立80周年、进行换届改选、落实好会员发展、开展继续教育、星级评审等具体工作要求结合起来,争取更上一层楼。要加强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服装专业委员会的联系与合作,在专业论坛、交流考察等方面显现高端水平,提高服装专业与纺织其他专业在技术方面的联动效应,争取为行业技术进步做出更大贡献。最后,谢琴主任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有三位同志在会上进行了专业论文交流。来自上海服装集团进出口公司的徐企成先生以“关于新型消防服的二度研发和最新成果”为题作了交流发言。他从新型消防服实际运用的意义、材料的试验结果、复合使用的成效、款式和新功能的设计等多方位视角出发,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该产品“重量轻、安全系数高、防火隔热功能突出、透气性强且易洗涤维护、成本低”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使与会者全面认识了新型消防服的特点和技术优势。该篇论文的发布还在现场引起技术互动。前来参加会议的退工部一位从事阻燃溶剂开发的老专家,当场表示要与上海服装集团进出口公司进一步沟通,探讨该产品产业化后在降低成本方面的合作问题。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的陈莹副院长以“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情感化特征及其表现”为题作了交流发言。她对情感化设计的概念、提出的背景、不同层面的划分等做了清晰的阐述,并结合一些图片资料分析,从“令人高兴的、令人舒适的、令人怀旧的、令人产生复杂感受、利用情感体验树立并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等五个方面探索了现代服装设计中情感化的类型,并提出了设计师应该如何把握情感化特征从事服装设计的看法。使与会者对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情感化特征及其表现问题有了形象化的认知与了解。来自上海商学院的丁锡强老师作了题为“服装斜裁——女裙斜裁模型及应用实例”的交流发言。他从介绍斜裁技术的起源及历史背景入手,强调了该技术的现实运用意义。并从解释定义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该技术与目前国内通行的“服装斜裁”的区别所在,论文还结合女裙一些不同的款式的介绍,讲解了斜裁模型实际运用的特点、方式与步骤。让与会者感受到了这一服装结构设计专业技术运用的特色以及所带来的合体的美感。

此次年会暨论文交流会安排紧凑,内容充实,专业性突出。既汇报了工作、布置了任务,又进行了专业论文的交流,发布了专业研究成果与信息,对本专业委员及行业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肯定

来源:服装专业委员会 冯 宪
关闭窗口
 
 
 
 
 
 
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32907号 访问人数:
Copyright©2005 Shanghai Textile Engineering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