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专业 化纤专业 纺机纺器专业 能源环保专业
丝绸专业 服装专业 家用纺织专业 产业用纺织品专业
电子信息专业 针织专业 标准检测专业 首届在线学术论坛
首页
组织机构
学术交流
科学普及
咨询服务
会员之家
邮件系统
信息专栏
联系我们
 
  专业委员会页面导航
 
纺织专业 化纤专业
纺机纺器专业 能源环保专业
丝绸专业 服装专业
家用纺织专业 产业用纺织品专业
电子信息专业 针织
标准检测专业
  友情链接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东华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深化科学道德建设
   当前,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各级科协都把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狠抓落实。这是因为一直以来,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国际科技界、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疏于这方面的教育和管控,会导致科技道德失范,科技诚信失缺,科技管理失衡,学术风气不正、学术行为不轨现象泛滥,致使科学的纯洁性和权威性遭受亵渎,行业或专业公信力遭受贬损,最终影响整个科技队伍素质和科技实力建设, 给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和负面效应。

2009年9月7日,中国科协制定并公布了《学会科学道德规范》(试行),这对于进一步发挥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组织在科学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提升科技团体的道德水平和公信力,明确学会在科学道德建设中的责任,加强中国科协对学会,以及学会对会员的有效监督,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风气,提供了实施依据,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我们需要结合行业自身实际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掌握其贯彻要领,并付诸实际行动。

在学习《学会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其中有条例特别强调:要强化会员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对会员的科学道德与伦理教育,督促会员遵守《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促进会员的道德自律;要通过加强对会员的诚信管理,将科研诚信和职业伦理规范标准作为会员入会和保持会籍的条件。由此可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是每个工程专技术业人员的必修课。为此,学会应当在工程师继续教育中设置“工程师与社会责任”的相关课程,组织系统学习《学会科学道德规范》(试行)和《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的具体内容,以便能够在这方面对工程师们开展定期、持续、长效的学习与教育活动。

纺织行业的工程师多属于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所从事的研发、创新、技术管理工作一般都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度。因此,注重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首先应该是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也就是说,要把平时研发、创新工作的立足点放到能够推进行业科技进步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来,并以此作为一种判断标准,看其行为和成果是否符合“尊重客观,实事求是,造福社会和人类”的科学道德要求。比如,目前在行业内,“炒概念”的现象比较严重,无论是纤维,还是织物开发,通过添加一些成分或做些功能性处理后,便大肆宣传,乘“打造新产品”之机,夸大产品效用,无节制地抬高产品售价。同样,服装品牌“傍洋名”、“炒概念”的现象也十分突出。虽然一时炒热了市场,企业获利了,但由于实际使用效果不如事先宣传的那样明显,售价虚高,则导致影响力迅速退化,从长远看反而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导致市场销售的退潮。如服装销售界最近热炒的“防晒衣”就是一个例证。也许这些现象作为一种商业经营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其存在的理由,但从科学道德所倡导的原则来看,这种现象和行为还是有悖于“实事求是”、“讲究实效”精神的。从维护科学道德建设的高度思考,作为工程师对此应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要有自己的底线,绝不能参与其中,为其推波助澜。

回想起我们国内纺织行业六十年代开发的“的确凉”、七十年代开发的“涤卡”、九十年代开发的“中长纤维”和“涤盖棉”等产品,的的确确是贴近市场和行业技术进步需求,为提高人民群众穿着水平上新台阶而做出了显著贡献。毫无疑问,当时的那种“脚踏实地搞革新,搞创新”的精神,那种以对国家、集体和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所打造出来的新产品,能够让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共同获益,同时也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我以为,这种“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精神和做法在如今仍然是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的。

增强工程师社会责任意识,就是要引导大家把握好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大势,要把纺织科技创新与研发工作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循环替代”、“维护人体健康安全”、“提高产品使用的便捷性”等行业技术进步的具体攻关目标结合起来,科学、恰当、正确地满足和引导市场消费。而不能单纯地只考虑提高产品的商业价值,让“逐利”意识泛滥,让“忽悠”成为一种促销的手段,从而忽略了尊重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社会责任,导致违背科学道德的行为发生。

纺织专业的工程师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应当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有所承诺,有所担当。这些承诺和担当应当包括:崇尚科学,尊重客观,诚实做事,清白做人,耻于剽窃,杜绝造假。要让自己的言行经得起历史和社会的检验。为了确保以上这些具体要求能够成为工程师开展科技工作的行为准则,学会应当在会员中开展签订“遵守科学道德要求”承诺书活动,以便能够增强约束力。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结合学会开展的相关工作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在从事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时,要防止抄袭、剽窃等各类“学术造假”行为的出现,你可以引用、旁证他人的学识与成果来证明自己的学术观点,但不能侵占、套用或照搬他人成果;从事科普教育活动时要避免“知识误导”、“故弄玄虚”的现象出现,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置正确的、全面的科学导向而不顾;从事咨询服务活动则应在“维护学会品牌影响力,实事求是,在提高服务与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面下功夫”,不能受利益驱使,违背科学道德精神,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最终损害学会的声誉;从事工程师继续教育工作则应当补上“工程师的社会责任”这一课。

在我们上海,“纺织工业”是近代开埠以来最早建立的产业之一,有过上海“母亲工业”之美誉,她已经走过一百五十多年的漫长历程。伴随着她的成长和发展,曾经涌现出大量的卓越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也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发展历程,曾经为并将继续为行业的技术进步、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出应有贡献。相信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上海城市产业建设主题的今天,通过“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纺织行业一定能够保持和发扬以往的光荣传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纺织行业“科技与时尚”战略定位目标的实施需要,学会要通过进一步加强纺织科技组织和队伍的“纯洁性”建设,继续培育出新的,更多的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具有良好职业操守,更加符合时代和行业发展需求的工程师专业人才,为我们国家2020年建成“纺织强国”目标的实现,发挥出更加显著的作用。

来源:服装专业委员会 冯宪
关闭窗口
 
 
 
 
 
 
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32907号 访问人数:
Copyright©2005 Shanghai Textile Engineering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