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气侯宜人,气温逐渐升高,上海城市风光绚丽多彩,市郊古镇彼具特色,本着加强沟通,促进交流的宗旨,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市离(退)休高级专家协会纺织专委会印染小组联合组织在本市浦东新区新场镇开展春游古镇联谊游览活动,有近40位同志应约参与。他们分别从全市各处换乘地铁16号线至新场地铁站,到达新场古镇。
新场古镇位于沪南公路南汇段的中间,是原南汇区的中心地带。 新场地区原为下沙盐场的南场,是当时盐民用海水晒盐的场所。后来海滩慢慢长出去了,这个盐场也逐渐成了盐民居住和交换商品的地方。“十三牌楼九环龙,小小新场赛苏州”。具有千年历史的新场镇,至今仍保留着比较完整的水乡古镇格局。3里长的明清老街,穿镇而过的水乡河道,雕刻精致的石拱桥,沿河人家的马鞍形水桥,20万平方米傍水而筑的明清建筑群,“前街后河-跨河花园”的精致宅院,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江南水乡图。新场古镇的古建筑形态多样,既有小家碧玉式的传统民居,又有幽深气派的院落宅第,既有传统风格的古典建筑,又有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张氏宅第建于清宣统年间,为四进式院落,其吊角飞檐,雕梁画栋,极为精致典雅,柳桉木彩色玻璃门窗,石膏线顶,地坪的铺设更为考究,采用了当时国外进口的马赛克,材质优良,异常华美,独具特色。弯弯曲曲的窄巷,两旁都是老式的江南民宅和店铺,静静的,偶尔有老人、妇女、小孩走过,也都是淳朴的乡村情色。来到南山禅寺,寺旁两棵参天银杏古树都有700岁了,佐证着建于元代大德10年的古寺历史。古寺很静,可随意进入,也无人收香火钱。香烟袅袅,但不见僧人。庙是新翻修的,基础及梁柱却有不少老的。其中有间小屋,据专家说是明代甚至元代的古物。有意思的是,这个仅0.69平方公里大的小镇,佛教、道教、基督教均留下了建筑遗存。
洪桥景区民间技艺一条街集聚了近百项民间手工艺,高手云集,技艺独特超群。沿河而造的老宅大多是旧时大户人家的宅子,大门面对着街巷,有高高的风火墙。古镇上几乎每个宅子都有风火墙,十几米高,四五十米长,有的长达六七十米。站在高处眺望,蔚为壮观。内宅多在三进以上,雕梁画栋。老宅背后通向小河,有私家的驳岸,那驳岸的基石据专家说色泽浅白的是元代遗物,石砌的台阶从河面直接通入宅院,上有屋檐遮雨,这奇特的格局他处罕见。老宅多有私家的桥(现在都是公用了),跨河通向后花园。
本来天气预报说当天有暴雨,但老天也眷恋着我们这群上了年纪的老人,上午天阴无雨,游览的同志时而观赏,时而拿着相机或手机照相,时而又在探讨着微信的有关内容和衍生出来的操作方法……,石牌门搂,窄窄的街道十分干净,时间在人们的眼前静静地流淌着,就连简单而淳朴的农家菜同样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大家边吃边谈,数说着你我他,饭桌上热闹非凡。
下午有兴趣的同志继续整亇遊览活动井然有序,大伙感觉心情特别舒畅,这种遊览、赏景、交流、沟通的活动达到了众望所归的预期目的,但还有不少同志意犹未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