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学会召开了“东纺明珠奖“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由副秘书长马平春主持。
学会理事长杜双信同志在会上说:中国的纺织产能占世界的40%,但我们不是纺织强国,作为全国有名的学术团体,就应该作出相应的贡献,除了在职称工作上我们要作出更大的成绩外,就应在技术探索上作点贡献,在人材储备上作点工作,在论文上作点积蓄,所以成立“东纺明珠奖”,为了使工作顺利地开展,特成立管理委员会。这个工作得到了上海市科协人力、物力和精神上的支持,科协副主席胡家伦是我们管理委员会的名誉主任。他宣布了管理委员会委员、专家评审组、三个专业组(纺织组、纺机组、染整化纤组)、经审组、秘书组人员名单。
杜双信理事长向这些人员颁发了聘书。
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丁力介绍了“东纺明珠奖”的筹建过程,他说:2007年10月25日学会第九届五次常务理事会经讨论,就建立创新成果及优秀论文奖和成立管理委员会等若干事项做出决定后,我们管理委员会有关人员对实施办法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并于3月28日召开了联吉、申安、金熊、荷叶等单位座谈会,3月31日在纺研院征求意见,4月15日管理委员会又进行了讨论,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将公示时间从2个月改为1个月,最后确定:这次评定的是2007年、2008年内的成果,在具体工作中要对成果进行验收、鉴定;著作不参加评审; 4月28日召开了纺织、纺机、染整化纤三个专业组会议,确定了组长,对办法进行了再次讨论修改。他对实施的办法和条例作了说明后,作出了工作的进程安排:5月份各专业委员会要对成果作排队分析;5~7月下厂、院所调研、采集,并召开座谈会(和发展会员结合);8月提出评审意见,上报专家委员会;9月专家委员会评审,并将评审结果报管理委员会核准;10月将评审结果在《纺织学会通讯》上公示,年内开给奖大会。为了保证质量和水平,他提出对评审的成果要坚持“宁缺不滥”的原则。
管理委员会委员刘恒琦说:由于“东纺明珠奖”的实施,原来每2年举行一次的论文奖取消;而这次评出的优秀论文全部由各专业委员会推荐并作形式审查,论文要作电子版,以保证12月能出专集。
最后,马平春对大会作了总结发言:“东纺明珠奖”的设立,是我们学会服务会员、服务经济,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真实写照,是理事会睿智决策的充分体现,是学会积极推动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的有效抓手,是提升学会形象、扩大学会影响、整合学会资源的坚实平台。我们深信,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一定会把“东纺明珠奖”打造成储蓄人才、发现人才、推选人才、培养人才的蓄水池,打造成融合产学研成果,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助推器,打造成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具有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社会影响大、受益会员多、基础坚实且内容丰满的自主品牌。 |